在小區做保安,接觸的都是一些瑣事,但是,如果處理不好這些瑣事,將會引起業主的不滿,每天遇到形形色色的人,各種各樣的瑣事,難免和業主產生摩擦,惠州保安公司要求派駐小區的保安隊將用心服務、真誠服務深深扎根在心中,采訪中,一說到服務,隊員們都會滔滔不絕,因為這是他們每天都在經歷著的事情,辛勞對于隊員們來說,已是“家常便飯”,再苦再累他們也不曾放棄。然而,面對工作中他人的不理解,卻讓隊員們不禁“心傷”。
如今,越來越多的社區聘清了保安員。僅2014年,惠州保安公司就和惠州的86家小區簽訂了合同,保安員在工作中盡職盡責,嚴格按照小區的規章制度辦事時,卻容易引發矛盾。雖然人們越來越認可保安工作,但保安員在與居民及來往人員打交道的過程中,難免會遇到不配合、不理解的情況.,“耐心勸說”是隊員們最常規的做法,而且,面對他人的辱罵、毆打,保安員也要堅持“罵不還口、打不還手”,一些公司還為此設立了“委屈獎”。
“小區保安員真是不容易啊!”保安隊隊長宋群的一句話道出了隊員們的辛酸。張隊長說,特別是在保安隊剛進駐小區的時候,一些居民對保安員的嚴格管理不適應,很容易產生逆反心理,比如越是不讓居民從這里經過,居民越要從這里走。這時如果處理不當,就可能引發更大的矛盾。“每次遇到糾紛,我都讓隊員們保持冷靜,不能因一時的沖動而導致與居民的關系僵化。歸根結底,我們是為居民服務的,我們與居民的利益是一致的。”
記者此前就曾遇到過類似的事件,當時,一名保安員正在小區門崗執勤,一位中年婦女來到門口,因忘帶門禁卡無法進入小區,便朝著保安員喊道:“喂,過來給我開門!”因為該小區是封閉式管理,對進出人員需核實登記,保安員詢問其是否為小區住戶,卻引得這位中年婦女的謾罵,幸好一位路過的好心人替保安員解了圍。保安員遇到過的諸如此類的事件不少,隊員們面對他人的不理解,難免會感到非常難過。“工作中,吃多少苦我們都不怕,就怕自己的付出得不到認可。”保安員小張告訴記者。
記者曾見到過這樣一張照片,照片里一名保安員騎著單車,車后座上載著滅火器,在大年三十夜里仍在小區巡邏,而此時,小區居民早已進入夢鄉。付出,是保安員無悔的選擇,而在付出之后,他們希望得到群眾更多的理解與尊重,讓他們的付出有所回報,更有價值。